“这道题还有更优解吗?”“导师,我该怎么选定研究方向?”“复试该如何准备?”……在三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党团工作站里,与“芯火相传”博士考研辅导团的几句问答、几番探讨,正悄然改变着许多学生的成长轨迹。
据悉,为推动育人力量入驻学生社区,该校信息工程学院遴选骨干教师组建“芯火相传”博士考研辅导团,主动走进学生社区,在工作站、共享空间、宿舍走廊,与学生面对面交流,提供学业帮扶、考研指导等服务工作。一批如贾鹤鸣博士这样的青年科研骨干走进社区,聚焦学生“需求端”,做优帮扶“供给侧”。
“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,必须‘一生一策’。”这是贾鹤鸣常挂在嘴边的话。面对考研学生的迷茫与压力,他和同事们主动摸排学生报考意向、复习进度、薄弱环节,开展“小组+个别”相结合的精准辅导。
从专业课难点解析到学术前沿动态,从考研复习规划到复试技巧点拨,博士导师把学术资源真正带到学生身边,通过定期座谈、个别谈话、线上答疑等方式,让社区成为学生们学术启蒙的“第一站”。
“以前找导师答疑要跑办公室、预约时间,现在他们就在社区楼下,同学们推门就能问,转身就能聊。”如今已在东北石油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的该院毕业生饶洪华说。饶洪华就是在一次次工作站夜话中,逐渐明确方向、补齐短板、重建信心。最终,他成功考取了东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,实现了自己的阶段性目标。
在饶洪华读研期间,他与导师贾鹤鸣的联系并未中断。在硕士生导师和贾鹤鸣的共同指导下,饶洪华在研究生期间连续发表多篇高水平核心期刊论文。回顾来路,他心怀感激地说:“是明院社区里的那盏灯,照亮了我走向更大舞台的路。”
育人不只在考前,更在长远。即便学生已毕业离校,导师们的关心也从未中断。“老师,我被录取了!”“老师,我第一篇论文发表了!”……一个个报喜的消息传回学校,成为信息工程学院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育人最动人的回响。
博士考研辅导团的入驻,为骨干教师和青年学生搭建起沟通的桥梁。他们用硬核的专业素养传递知识,用柔情的陪伴守护成长,不仅点燃了学生的“引航之灯”,更照亮了一批又一批学子的“研”途与星河。(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黄星)
工信部备案号:京ICP备05071141号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
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,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
Copyright@2000-2022 www.jyb.cn All Rights Reserved.